发布问题
平台审核
律师解答
采纳答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工资问题
有
1
名律师解答
2025-04-05 12:40
收藏
律师解答(1)
贾非律师
请详细叙述案情,以便给予专业的解答
2021-12-22 12:58:58
采纳
智能法律助手
1,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原问题:《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哪些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一倍工资赔偿(每工作一年按一个月工资补偿)》
2022-11-18 22:30:49
采纳
相关咨询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薪资纠纷问题
1、这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
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工资来作服装费怎么办
好;(3)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劳动者办法五项社会保险。基于该用人单位的这种情形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该用人单位:(1)退还押金;(2)与你们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定书面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规定,(1)用人单位不得
国际比较非法经营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工资争议,非法的用人单位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
(一)非法用工的定义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及《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二条之规定,所谓的“非法用工”,是指“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违
与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关系上有争议,导致了劳动者诉讼
你好: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们要客观一点 呵呵劳动法在保护职工的同时,也是保护企业的,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而你不认可(如经裁定确实是违法解除),你还是公司的员工,受单位制度的制约,同时呢《劳动法》赋予单位工资按劳分配的权力,由于单位的错误
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未订立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人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
相关法律条文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为进一步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安置有关人员,维护社会稳定,现对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中国铁路物资供销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
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目前我国没有名为《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我国对劳动者的保护以劳动法为基准。下文为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一些建议,亦可作为参考。一、就业年龄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严禁使用童工,对违反规定招用了童工的单位或个人,由劳动部门责令其将童工送回...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若干问题的解释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公安干警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
相关法律热点
劳动者怎么解除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可以不去吗?
劳动关系的认定条件有哪些?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者怎么向用人单位索取赔偿金
劳动者被开除有哪些补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怎么办,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条有补偿吗
相关合同范本
工资收入证明
网站建设与维护合同
个人与公司合作协议
聘请经济与法律顾问合同
公司股东引入与退出机制
相关罪名库
强奸罪的常见问题
一、如何判断违背妇女意志?违背妇女意志一般要以妇女反抗为根据。反抗的内容包括呼救、语言拒绝、求情、指责等。身体战斗不能作为反抗的唯一标准。现行刑法对反抗的内容和程度采取放宽态度,比如在特殊情况下,妇女不敢反抗(如行为人携带凶器实施暴力、胁迫...
合同诈骗罪的处罚与量刑标准
一、合同诈骗罪的处罚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
妨碍公务罪的常见问题
(一)常见类型1、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具体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全国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责的活动,都是...
重婚罪的常见问题
一、重婚罪与通奸及同居行为的界限通奸是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发生的婚外性行为,是应受舆论谴责的不道德行为,不构成重婚罪。同居是2001年婚姻法修订后旧婚姻法中非法同居的新定义,不存在非法同居。同居指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在未办结婚登记又不符合结婚实...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争议问题
一、概念不清刑法并末明确规定了如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因此,刑法本身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什么样的行为涉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刑法本身并没有解决。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法院援引1998年7月国务院第247...
精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