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首页 > 法律条文 > 文章
125次阅读 2024-10-04 12:05:06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郑政〔2010〕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单位:
为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省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赢得新一轮经济增长主动权,促进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和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工业竞争力为目标,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工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创新体系,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全力打造现代工业体系,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
(二)发展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差异化发展原则。
2.坚持立足本地、内外并举发展原则。
3.坚持结构调整、集约集聚发展原则。
4.坚持创新驱动、改造提升发展原则。
5.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发展战略与主要目标
(一)发展战略
围绕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三大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五大产业板块,推进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全面落实六项保障措施,到2015年,初步建立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与信息化融合好,产业创新能力、开放带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上述概括为“三五六六”发展战略:
构建三大产业体系。即大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形成五大产业板块。一是郑州新区板块,重点发展以汽车、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战略支撑产业;二是中心城区板块,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纺织服装、食品产业;三是西部工业发展区板块,由沿310国道的荥阳、上街、巩义的产业集聚区组成,重点发展铝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四是西南工业发展区板块,由沿323省道的新密、登封的产业集聚区组成,重点发展煤炭电力、耐材和建材产业;五是南部工业发展区板块,主要由沿107国道的新郑市的产业集聚区组成,重点发展食品工业、医药化工产业。
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即扶优扶强工程、自主创新工程、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品牌建设工程、信息化工程和生态产业工程。
落实六项保障措施。即组织保障、土地和资金保障、政策保障、招商保障、人才队伍保障和发展环境保障。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工业投入累计、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三个超万亿”发展目标,工业增加值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发展模式明显转变,全市工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1.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力争达到12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2.工业投入累计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
3.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力争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
4.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6%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4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
5.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7%左右;资源型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下降到30%以下。
6.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以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
三、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大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
1.汽车产业
以电动汽车发展为先导,以宇通客车、郑州日产、海马(郑州)、少林汽车等整车生产企业为重点,以郑州汽车产业集聚区(中牟)建设为载体,争取国内外自主品牌中高档轿车企业和国际知名电动汽车企业落户郑州,加快发展电动汽车、客车、轿车、皮卡车、商务车、中重型卡车和专用汽车等整车产品。引进和加快汽车零部件产品发展,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加快汽车后市场建设,形成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支持宇通公司提升产能、扩大规模,建设世界级客车生产基地;支持日产加快第二工厂项目建设,增加新型车的投入,产能达到4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支持海马郑州完成30万辆轿车和20万辆微型面包车项目建设,形成5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支持恒天中重卡项目加快建设。加快电动汽车的研发、产业化和示范、推广,成立产业技术联盟,争取在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和整车智能控制系统、通讯系统等电控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成效;加快配套设施体系建设,率先在郑州城市公交、城际公交、出租车、旅游景点等区域内进行电动汽车示范,力争新能源汽车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全市汽车产业发展。到2015年,整车产能110万辆以上,实现产量突破100万辆,销售收入1280亿元,努力把郑州建设成国内一流的、聚集效应明显的百万辆级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贸易中心。
2.先进装备制造业
以郑煤机、郑纺机、龙工机械、大方桥梁、宇通重工等企业为重点,以郑州经济开发区等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快整机装备制造业采用数控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和集成化的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煤矿、纺织、水利、工程、建筑、农业和食品加工设备及轨道交通配套设备。积极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到郑州进行投资、兼并、重组,整合。支持郑煤机高端液压支架生产基地和恒天集团新纺机工程建设,将郑煤机、郑纺机分别建成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煤矿机械和纺织机械生产基地;支持大方桥梁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型桥梁设备生产基地;支持中船重工七一三所高科技产业园、中机六院搬迁项目、中铁盾构机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加快格力制冷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充分发挥机械研究所的技术优势,积极引进基础零部件、加工辅具等领域的相关配套企业,使零部件生产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适应整机发展要求,形成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到2015年,努力把郑州打造成优势产品突出、创新能力强、规模效益明显的、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市装备制造业(不含汽车)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
3.电子信息产业
以辉煌科技、汉威电子、威科姆、晶诚科技、旭飞光电、光力科技、日立信电子、信大捷安等企业为重点,加大对电子信息企业上市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发挥郑州信息工程大学的科研优势,加快电子信息产品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品、地理信息产品、电子显示产品、网络及通讯产品,加快培育特征明晰、链条完整、骨干企业突出、产业规模巨大的网络安全产业集群、宽带多媒体产业集群。依托中科27所组建中国电科(郑州)有限公司,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加快旭飞光电年产55万片第五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项目建设;抓好神阳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台NJB互动电视机顶盒项目;加快推进晶诚科技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等项目建设;加快上海中兴科技在郑州投资项目的建设。到2015年,努力把郑州打造成全国重要的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和带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地,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800亿元。
(二)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1.新能源产业
以河南保绿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光伏产业,加快形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太阳能薄膜生产基地;支持河南保绿能源有限公司500兆瓦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加快建设,支持生茂光电固态照明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加快航空港区桑达能源公司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推进郑州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磷酸铁锂电池材料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引进单晶硅、硅片、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等光伏产业项目,支持发展燃料乙醇、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和生物制氢等生物能源产业,推进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我市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到2015年,力争把我市建成中西部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力争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2.新材料产业
以华晶公司、富耐克公司等企业为重点,以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建设为载体,发挥三磨所和已有的超硬材料产业优势,提升技术水平,扩大规模,完善产业链,形成产品系列化。重点发展高品质金刚石、纳米金刚石、精密高效超硬材料工具,大力发展功能性复合材料。争取华晶金刚石择优取向分布新型工具高技术项目产业化,加快四方达高品位拉丝模金刚石聚晶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档涂附磨具、高纯高铬耐火材料,高精度、高性能铝镁合金材料、耐磨耐热金属材料、高档涂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和节能环保建筑新材料等,支持上街区筹建中科院河南技术转移中心郑州新材料专业分中心,支持永利化工高档防水涂料项目建设,加快圣戈班陶瓷材料有限公司扩大规模。到2015年,力争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超硬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行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
3.生物医药产业
以太龙药业、拓洋生物、华美生物、安图绿科、邦和生物、天津新郑药业、郑州羚锐制药、河南康泰制药等企业为重点,以郑州高新区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和新郑医药产业园建设为载体,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领域,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条,扩大规模,重点在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抗生素、化学原料药、生物化工材料、微生物发酵、生物育种和绿色农用制品及生物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支持太龙药业双金连合剂项目和羚锐制药600吨联苯乙酸原料药等项目建设,支持中大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化工乙醇项目建设,加快中棉种业和农科种业生物育种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郑州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吸引九亿生物、吉林万通药业、天津天士力等企业入驻。到2015年,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级生物及医药产业基地,力争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
4.物联网产业
发挥我市电信、广电、移动、联通等无线网络、宽带覆盖率高、互联网应用广泛、企业信息化应用较为普遍的优势,加快发展企业电子商务,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十大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百户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评选工作,带动千家企业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推动万户中小企业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宇通公司等信息化示范企业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支持郑州供电公司积极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支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郑州工业信息网。加快引进国内外品牌优势企业,发展关键传感器件、装备、系统和服务。推进信息传感网、公共安全网和智能电网等三网融合,争取使郑州成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到2015年,力争使我市物联网技术和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5.软件产业
依托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提高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信息安全、中间件等基础软件研发,做大做强行业应用软件,大力推动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建立应用软件联盟,整合资源,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形成发展合力。引导中小软件企业向产业基地集聚,提高软件行业研发合作水平。积极承接发达地区软件产业转移,鼓励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软件企业落户我市或在郑州建立软件研发机构。重点支持郑州高新区建设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推进863中部软件产业园、威科姆国际生态软件园建设。力争到2015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把郑州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
6.生产性服务业
充分发挥我市制造业的优势,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注重内外资并用,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研发设计、创意、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业,促进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力争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基本构建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三)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1.铝加工产业
按照稳定氧化铝产量,适度发展电解铝,加快发展铝精深加工的原则,整合原材料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重点支持豫联集团、登电集团、明泰铝业等企业对一些中小企业进行重组整合。积极推进中孚实业新建30万吨高档铝材生产线项目,支持宇通与美铝公司公交车铝车身等大型铝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全铝汽车车身、锻造铝合金轮毂、铝缸盖、轨道交通等产品,发展电器用的铝板、铝管、铝箔等产品,发展建筑用的涂层板、幕墙板、隔热门窗型材等产品,发展印刷用的铝合金PS板基、CTP板基等高附加值、高端铝精深加工产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保持氧化铝现有产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到2012年底前,全面淘汰160KA及以下的铝电解槽。支持重点铝工业企业采用融资购买、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省外、国外铝土矿资源开发,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在巩义、登封、上街等加快构建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把郑州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重要的铝精深加工基地,铝工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2.现代食品产业
适应消费升级和食品安全的新要求,推进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农业加工基地,加快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促进企业整合,形成产品系列化、高档化、品牌化、链条化。重点支持以三全、思念等企业为主建设全国重要的速冻食品工业基地;以金苑面业、白象集团、益海嘉里等企业为主建设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以金星啤酒、统一、康师傅等企业为主建设全国重要的啤酒饮料基地;以奥星公司等企业为主建设全国重要的红枣生产加工基地;以河南中烟公司为主建设全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基地;加快中粮(郑州)工业园项目和双汇肉制品基地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扩大方便休闲食品、果蔬加工、乳制品、添加剂等行业规模;培育发展冷链、有机、功能食品。到2015年,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食品产业基地,全部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创国家名牌1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5个以上,国家级行业技术中心达到3个以上。
3.纺织服装产业
加快棉纺企业的战略重组,推进棉纺织业的搬迁改造升级,提高精梳联合机、无梭织机和喷气织机等先进设备的比重,实现织造高速化、智能化、自动化,形成120万枚纱锭。扩大染整规模,引导和推进服装企业的整合、重组,加快服装创意产业发展,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推进杉杉服装工业园等项目落地。支持领秀服饰、娅丽达服饰和渡森服饰等男裤、女裤企业加快提升水平,扩大规模,巩固全国裤业之都的地位。加快引进和发展休闲装、高档女裤、男裤,西服、牛仔服、童装、毛衫、衬衫等系列服装产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形成5家以上在全国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到2015年,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中原纺织服装城以及全国著名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纺织服装产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4.传统基础产业
煤炭行业:按照稳定产量,整合重组的原则,整合煤炭资源,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大基地建设,提高煤炭开采水平,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支持郑煤集团、省煤化工集团等企业整合中小煤矿。到2015年,在新密、登封形成1-2家大型煤矿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煤清洁利用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
电力工业:按照“上大关小”的原则,重点建设单机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和超临界火电机组,严格限制、加快淘汰小火电。重点支持荥阳国电2×60万千瓦、华润2×60万千瓦、新密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组等项目建设,到2015年,我市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把我市建成中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
耐材行业:以中原耐材、耕生耐材、华威耐材、东方耐火材料和远东耐材等企业为重点,围绕上规模、上水平,加大耐材行业的整合力度,提高装备水平,改进生产工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优质的高档产品,形成2-3家大型耐火材料龙头企业。
建材行业:提高水泥行业集中度,支持天瑞水泥、新登水泥、中联登电水泥、登封海螺水泥、国投新登水泥等企业对中小水泥企业进行整合,积极培育千万吨级的水泥生产企业。加快特种水泥发展,加快开发绿色环保建材和新型墙体建筑材料、保温材料和绿色装饰材料。
四、拓展现代工业体系的发展空间
按照“突出重点、发展特色、整合升级、拓展空间”的发展策略,大力拓展工业发展新空间。
(一)统筹郑州市工业布局
加快全市工业一体化进程,促进协调发展,形成五大产业板块,努力实现产业链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结构合理、定位明确、配合协作和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
1.郑州新区板块。即未来郑州现代工业体系构建发展的核心区,主要发展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辖郑东新区、郑州经济开发区、郑州航空港区、中牟产业园区(白沙-官渡产业集聚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和中牟县等。郑州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力争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郑州航空港区主要发展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和食品加工等现代制造业,到2015年力争销售收入600亿元以上。白沙-官渡产业集聚区:包括白沙产业集聚区和官渡产业集聚区。白沙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官渡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业、特种设备制造业,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中牟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
2.中心城区板块。以郑州高新区、管城金岱工业园、宇通工业园、二七马寨工业集聚区、郑州纺织产业园和惠济经济开发区以及金水杨金产业园等为主,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食品加工业以及适合都市工业发展的轻工业、楼宇经济。郑州高新区,是中心城区发展重点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高端产业,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西部新能源产业基地和中西部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生态创意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管城金岱工业园主要发展以印刷包装、化妆品、家具等为主的轻工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马寨工业集聚区主要发展食品和食品机械制造和服装设计、展示产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郑州纺织产业园主要发展纺织、印染、面料、服装加工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河南惠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家电、速冻食品和信息创意产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金水区杨金产业园主要发展环保产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3.西部工业发展区板块。主要发展铝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包括荥阳市产业集聚区、上街区产业集聚区和巩义市产业集聚区。荥阳市产业集聚区,整合规划荥阳五龙工业集聚区、荥阳铝工业园区、荥阳道北工业园和荥阳建筑机械、阀门工业集聚区,主要发展铝加工业和机械加工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上街区产业集聚区,整合规划上街铝工业园、阀门工业园和绿色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氧化铝及深加工产品、阀门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包括巩义铝工业集聚区和巩义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巩义铝工业集聚区,通过规划整合豫联工业园区和巩义回郭镇铝工业园,重点发展电解铝和铝精深加工产品,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00亿元;巩义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通过整合巩义耐火材料工业园、巩义经济技术产业园和巩义民营科技园,主要发展高档耐火材料产品、金属制品加工业,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4.西南工业发展区板块。主要发展原材料工业和非煤产业。包括新密市产业集聚区和登封市产业集聚区。新密市产业集聚区,通过规划整合新密耐火材料集聚区、造纸工业集聚区和曲梁工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高档耐火材料产业、造纸产业、服装等非煤产业,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900亿元。登封市产业集聚区,通过规划整合登封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和三里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和医药包装材料等非煤产业以及煤电铝产业链,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
5.南部工业发展区板块。主要发展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等,包括薛店食品工业园、新郑医药产业园、新郑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和新郑新港工业园,通过规划整合,主要发展食品产业、制药产业、建材产业、煤清洁利用产业和塑胶产业等,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
(二)推进中部区域省会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
全面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充分发挥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协调发展,互惠共赢的原则,积极创新与武汉、合肥、石家庄、长沙、南昌等城市的工业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六城市间的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逐步在六城市之间形成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增强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力
加快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郑州的工业优势,依托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和新-郑-漯产业发展带,推动郑汴、郑洛、郑新、郑许之间的产业对接,加快形成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框架,促进郑新呼应发展,密切郑许产业联系,进一步拓宽中原城市群之间的参与合作,形成错位发展,互补互惠的产业格局,提升郑州工业的实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四)积极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抓住全球资本加快流动和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快速转移的重大机遇,全面加强与国内外主要经济体的产业合作,积极主动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契机,拓展外资来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建立生产基地,开展资源、人才、技术等合作,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产业发展格局。
五、全力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1.扶优扶强工程
以进一步提升行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培育超百亿元大企业为重点,每年选择60户左右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优势突出的企业,作为重点企业,加大扶持。鼓励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等优势,进行横向重组和上下游整合;组织重点企业产品协作配套洽谈会,鼓励重点企业优先采用本地产品进行配套,带动行业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通过资本市场加快规模扩张。
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每年选择60个左右重大工业投入项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重大工业项目按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限额1000万元,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建立健全项目责任制,及时解决项目遇到的问题,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积极开展对世界500强、专业领域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的引进工作,加快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来郑州市设立总部、研发机构、制造基地,同步引进资金、机制和管理经验、技术装备和人才。力争每年引进5家以上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在行业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
选择具有带动型、成长型、科技型等方面的企业,建立梯次培育的重点企业梯队,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尽快成为行业巨人。力争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20户以上,其中,超500亿元的企业1户,超300亿元的企业5户,超200亿元的企业3户。
2.自主创新工程
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到2015年,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家以上;对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60万元和30万元的财政资金奖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和专利产品,力争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企业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在重点行业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研究政策,加大扶持,力争到2015年培育50户创新型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争创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3.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
按照“整合、提升”的原则,制定全市及各重点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明确集聚区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相互统一衔接的产业集聚区规划体系。确定20个以内市以上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强考核,动态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土地的集约利用,突出产业链条,突出特色培育,突出创新能力和节能环保,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提升规模和水平,打造承载现代产业的平台。力争到2015年,创建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以上,其中国家级1个以上;打造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聚区1个以上,5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6个以上。
4.品牌建设工程
建立科学的品牌扶持机制,制定年度名牌建设和推进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组织重点企业名牌产品展示会、推介会、集中媒体宣传等,加大对重点企业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培育一批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打造郑州品牌产业群。支持企业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力争到2015年,形成6个以上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显著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产业品牌。
持之以恒抓好企业产品质量工作。每年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月活动;研究制定加强企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售后服务、质量追溯和质量诚信管理;加强对重点行业工业产品质量的跟踪监测预警;建立工业产品质量评价报告发布制度,保证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家、行业标准。
5.信息化工程
每年选择20户左右的企业作为企业信息化示范培育企业,加强引导,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和资源配置,实施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使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积极发展企业电子商务。落实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网站(主页),建设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或者通过第三方服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加强电子商务宣传普及和专业人才培育,完善企业电子商务支撑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步伐,逐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网络化。
6.生态产业工程
着力完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每年推进30户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区及上下游企业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每年抓好2个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企业节能技改项目,每年抓好20个左右重点节能项目;支持专业节能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中小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抓好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落实企业节能降耗政策,对企业节能技改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的12%给予补贴;对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项目,按照其项目达产后实际节能效益的10%给予补助。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研究政策,选择试点,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型的生态工业。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和高污染产业发展,落实国家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政策,严格控制水泥、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新增产能。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组织领导
1.加强对郑州市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组织,统筹协调全市现代工业体系发展的重大事项和问题,负责现代工业体系的实施监督和具体协调工作。
2.成立工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外在工业发展领域知名专家组成工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工作机制,针对郑州市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和产业安全进行讨论、研究、论证,为郑州工业发展建言献策。
3.设立郑州市工业发展投资公司。统筹运用工业发展资金,以投资入股、低息或无息借款等方式,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扩大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二)完善产业政策
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额度。市财政2010年预算安排不低于10亿元专项资金,以后每年根据产业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比列逐年增加,用于支持建立现代工业体系。重点支持主要行业的结构优化升级项目,企业产业链延伸项目,大企业的培育、引进,品牌建设,企业科技创新,企业信息化,企业市场拓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和生态产业的建设等。
(三)加强土地和资金保障
1.保障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力度,在每年新增产业用地中预留一定比例用地用于工业发展,优先满足重大工业项目发展需要。对列入市重点的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纳入市土地修编规划,根据建设进度逐年解决用地需求。
2.保障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是鼓励建设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投融资平台,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融资。二是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支持和引导风险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符合现代工业体系发展重点的领域,孵化和培育处于初创期、既有风险又具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三是大力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四是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支持。
(四)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挥资源、区位、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国际和沿海资本、产业“双转移”,主动规划和申请国家创新产业化项目和符合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发展重点的项目落户郑州。
二是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开展郑州工业产业链状况调查,以产业链构建为主导,有目的、有选择加大对产业链缺失项目的招商引资。
三是创新招商模式。探索以境外商会、行业协会为主要对象的批发招商模式,利用商会和协会在本地区、本行业企业的组织号召力,有针对性地招商,提高招商成效。聘请权威专家参与重大项目招商和商务谈判。
(五)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实施人才计划,创新人才分配激励机制,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掌握重点行业核心技术的科技带头人和一流素质的企业家。充实和完善高科技人才信息库,加强与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发挥社会培训机构作用,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继续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步伐,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简化项目管理,办好办事大厅,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治乱减负力度,严肃查处对企业的“四乱”行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快信用制度建设,为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提供保障。
二○一○年一月十七日
收藏

评论

莪.苁芣氾措

郑州规模铝企127家,太原原来那么大的一个河西铝厂说破产就倒闭了,怪可惜的,

半年前

你我约定

转发了

半年前

半盏萤火i

转发了

半年前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法律热点
相关合同范本
相关罪名库
贪污罪的概念_贪污罪的构成条件 概念: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概念_诈骗罪的构成条件 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情况或是隐瞒事实真相的方式 ,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方式。
非法采矿罪的概念_非法采矿罪的构成条件 概念:本罪指违反规定,未获得采矿许可证私自开采,进入到国家规划矿区、对有着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开采的,私自开采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经责令终止开采后拒不终止,导致矿产资源破坏的行为。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我国对矿...
妨碍公务罪的概念_妨碍公务罪的构成条件 概念:妨害公务罪,又称“阻碍执行公务罪”。指的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的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侵害的对象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是正在依法执...
非法采矿罪的法律内容_非法采矿罪的处罚 一、非法采矿罪在刑法中的规定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的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
相关咨询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