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实施发展现代农业重点行动的意见

首页 > 法律条文 > 文章
263次阅读 2024-10-06 08:59:57
农业部关于实施发展现代农业重点行动的意见
(农发[200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农业部决定从2007年起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现就“十大行动”的组织实施提出以下意见:
一、把握工作总体要求
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是农业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抓手。“十大行动”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近些年农业部实施的“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已实施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七大体系”和“九大行动”的继承和发展,既保持了工作思路的连续性,又适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要求;既体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又突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重点;既着眼于今后长期坚持、相对稳定,又考虑到将来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适时充实和完善。
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等为具体措施,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二、明确行动内容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措施,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同时抓好粮食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的粮食生产。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建设,严守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力提高粮食单产,优化品种结构。加强技术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水稻生产,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加快构建良种覆盖广、耕地质量好、品种质量优、产业链完整的优质粮食产业。“十一五”期末,力争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粮食单产每年提高1%。2007年,要继续实施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新一轮沃土工程等农业重大工程项目,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范围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试点规模,开展中低产田质量建设,推广运用重大增产增收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优质高产攻关活动,强化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能力,加强病虫害防控和防灾减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度发展连片种植,切实发挥大型垦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作用,力争使粮食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总产不低于2006年的水平。
(二)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加快转变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努力做大做强畜牧水产养殖业。加强畜牧水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推广优良品种。强化种畜禽和水产原良种生产经营监管,推行畜禽和水产养殖档案管理,加强疫病防控,强化饲料、兽药安全监管。加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加快畜牧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2007年,要全面贯彻畜牧法,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扩大标准化养殖小区补贴规模,启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工作,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加大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测力度,开展动物源性饲料例行监测。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启动贝类养殖水域划型工作,推进养殖证制度建设。加强水产良种选育、品种改良工作,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加强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和水产品药残监控,加大养殖生产过程抽检力度。
(三)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促进行动。继续实施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建设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带,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提升标准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保障能力,培育知名品牌,着力提高棉花、油料、糖料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积极发展天然橡胶等热带作物,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产业,支持具有出口优势的园艺产品生产发展。2007年,要在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带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和关键技术,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早期预警和应急防治,建设一批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主导产品、特色产业、优势区域和出口基地。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支持发展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一批专业村镇。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行动。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着力强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监管,抓好源头治理,强化农药、兽药和添加剂的规范使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源头洁净化、生产经营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化。2007年,要以全面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抓住薄弱环节,以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要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试点,加快推进标准化示范县(农场)建设,启动实施产地准出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重点建设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推行包装标识制度,严格实行转基因食品、液态奶等农产品标识制度。强化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扩大例行监测范围。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强化舆论引导。严格农药、兽药、种子、种畜禽、化肥、农机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监管,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添加有害化学物质行为。
(五)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与新型农民培训推进行动。着力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整体运行效率,攻克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形成人、财、物直接进村入户和“手把手”、“面对面”的科技推广新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民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转产转岗就业能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十一五”期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重点区域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培训农民1亿人次。2007年,启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部属“三院”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好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尽快启动重大专项,继续实施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948”引进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支持和指导,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进区域性农科教结合,做好科技入户直通车送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规模,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蓝色证书培训工程实施力度,启动农产品加工创业培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六)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提升行动。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创立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引导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拓展和优化农业产业链。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确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和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积极发展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通过完善法规、项目带动、示范推广,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发展。“十一五”期末,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吸纳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力争达到30%,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1.5:1。2007年,要促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落实,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跨区经营,促进产销衔接,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完善小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切实搞好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工作。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法律宣传力度,修订颁布示范章程,大力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建设,切实抓好法律培训工作。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
(七)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加快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和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按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积极稳步发展能源作物,加快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燃料、肥料、饲料开发。开发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免耕栽培、精量播种等节地、节水、节种、节药、节能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利用效率。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积极防治外来生物入侵,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十一五”期末,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35%,在500个县(场)建设10 000个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新村,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以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80%以上。2007年,要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户用沼气新增量高于上年,支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支持甜高粱、木薯等生物能源作物的良种繁育和推广种植,开展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试点。进一步扩大乡村清洁工程试点规模,促进农村废弃物和农业副产品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继续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开展免耕栽培技术推广补贴试点,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加大秸秆养畜项目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利用技术。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加强草原防火和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积极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增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重点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综合治理。建立外来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
(八)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机具的开发应用,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十一五”期末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左右。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部级定点市场建设,加快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拓展市场经营领域。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十一五”期末全国80%以上的县级区域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优化设施结构,更新覆盖材料,完善设施栽培、养殖技术,发展农业工厂化生产。2007年,要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扩大保护性耕作实施范围,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强化农机产品质量监督,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高远洋船队装备水平,推进平安渔业建设,为部分重点省市的渔船配备救生设备。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备、交易规范的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实施“金农工程”,大力推进“三电合一”,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九)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继续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动物卫生执法监督,严格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强化兽药质量监管,加大兽药残留监控力度。加强动物疫病预警预报,完善动物疫病应急处置,实行强制免疫和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有效遏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使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率稳步下降,动物卫生水平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状况显著改善。2007年,要积极开展春防、秋防免疫行动和全国免疫抗体交叉大检查,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格产地和屠宰检疫,规范市场、运输等环节监督检查。加快实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动物疫病的监测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力争省、市、县三级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持机构于今年组建完成。抓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检查评估工作,提高建设水平。
(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新农村建设示范已有良好开局,打下了一定基础,要切实按照“省部共建、主抓靠县、行动在村、实惠到户”的工作格局,加大帮扶力度,促进100个示范联系村实现阶段性目标,特别要在生产发展、一村一品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要以落实规划为抓手,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中心,继续开展增粮增收等七项活动和重点办好28件实事,帮助示范联系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发展现代农业树立样板。启动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支持新农村建设部行合作协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理念、新实践,及时传递各地新创造、新经验,密切关注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发挥专家咨询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家咨询指导活动。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鼓励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驻村帮扶。
三、强化责任和措施
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十大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实施“十大行动”的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十大行动”顺利实施。
(一)抓紧制定落实方案。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把握实施“十大行动”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按照各行动方案的具体安排,结合实际,尽快制定落实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明确工作进度和重点,确保每项行动按计划扎实推进。
(二)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具体分解任务,确定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十大行动”的每项任务、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有人负责抓落实。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增强责任感,加大抓工作落实的力度,认真组织完成好本单位承担的各项行动的具体任务,并切实抓出成效。
(三)精心组织实施。各级农业部门要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和动员各参加单位以及技术推广部门、科研单位等参与行动实施。创新工作机制,形成责任明确、部署科学,分工合理、发挥优势,密切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以中央投资为引导,积极整合现有项目、资金、技术和人力等各种要素和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行动的实施。建立必要的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督导制度、领导联系点制度,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组织实施行动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适当激励。
(四)不断探索完善。在行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深入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行动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完善、充实、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要根据行动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研究制定下一年工作安排,不断探索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实施方案
2.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3.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行动实施方案
5.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与新型农民培训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6.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7.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8.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实施方案
9.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实施方案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
二00七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实施方案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为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突出主要作物和主产区,兼顾非主产区;加快主要粮食作物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实施,构建优势粮食产业带;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增产、增效技术;推进产业化经营,构建新型经营体系,不断提高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强化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大粮食项目工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藏粮于库”转向“藏粮于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总体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实现粮食单产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总产稳定实现10 000亿斤水平,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水稻产量达到3 800亿斤以上,粮食优质率提高到65%。
确保2007年粮食总产量不低于2006年的水平。其中,夏粮总产2 280亿斤、早稻总产640亿斤、秋粮总产7 030亿斤。突出抓好水稻生产,水稻面积要在2006年4.4亿亩的基础上有所扩大,水稻优质率在69%的基础上再提高3个百分点。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实现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的目标,确保耕地面积稳定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稳定在15.89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通过拓垦改制,适度增加东北稻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水稻面积,合理恢复湘鄂赣粤桂等地的“单(季稻)改双(季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土肥新技术集成转化示范基地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为依托,加快耕地质量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和土肥新技术推广,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全面提高耕地内在质量。力争到2010年有2 000万亩中产田的基础地力提高1个等级,亩产增加200斤以上,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0亿斤。大力开展农田节水活动,通过推广灌溉节水、旱作节水、生物节水等科学用水措施,使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
(二)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继续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介和主体培训力度,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科技到户率、到位率,使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53%以上。一是加强超级稻研究与推广。重点培育适宜不同生态条件的超级稻新品种,研究超级稻配套技术及集成与示范,按现有品种的适宜区域和生产实际,将推广目标具体细分到华南、东北和长江流域。二是实施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以四大主要农作物为重点,对综合性状好、增产幅度大的超级(超高产)新品种(新品系、新组合),品质优良的专用新品种(新品系、新组合)以及高效栽培技术开展组装集成和生产性试验示范,加速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大规模生产应用。三是实施“948”引进计划。积极引进国外优异育种资源,创新育种材料和方法,集成现有育种资源和技术进行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新品种的选育和示范推广,为中长期粮食安全提供后备品种和支撑技术。四是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粮食作物主产区以地市为单位,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科技入户工作。2007年我部将动员组织10 000名基层科技推广人员,深入全国201个示范县和农场,培育20万个农村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400万农户,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
(三)加强物质装备能力
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办法和补贴机制,实行农机农艺结合,向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倾斜,向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倾斜。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适合不同类型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农作物秸秆饲用加工利用技术、薯类生产机械化技术、高效低污染植保机械化技术和农机节能技术。通过试点示范,扩大推广范围,逐步实现普及应用,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国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十五”期末的36%提高到45%。
(四)增强抗御风险能力
通过植保工程及财政支持项目实施,加强病虫鼠害监测预报,加大综合防治力度,把生物灾害损失由目前的8%减小到5%以内。同时,要通过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把自然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强化政策落实力度
着力抓好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项目的实施,扎实开展优粮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沃土工程等项目建设。一是规范项目运作。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把项目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二是提高政策科技含量。加强政策落实与科技推广的有效结合,开展科技宣传、培训和指导,完善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订单生产和种子基地“四挂钩”的运行机制。三是加强项目监管。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办法,加大重点项目抽查,探索开展项目效能监督,确保政策效益的充分发挥。
四、工作措施和重点项目
以扶持粮食稳定发展的政策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增强行动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种业体系建设,推进良种良法配套
1.种子工程。重点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改良、品种试验、良种繁育推广、种子质量监督体系五方面的建设。“十一五”期间,规划总投资30亿元,年均5亿元左右。
2.优粮工程良种育繁项目。重点加强13个粮食主产区良种育繁项目建设,包括良种繁育基地、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以及区域创新中心等项目。
3.良种推广补贴。稳步扩大小麦、玉米、大豆良种补贴规模,力争普及水稻良种补贴。积极推进优良品种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推进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粮食单产水平;通过项目实施,构建良种补贴长效机制。
4.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和示范,强化种子质量控制与管理,提高良种覆盖率。全面推进南繁基地及种子检测检疫管理,推动优质高产能力创建,狠抓专家指导、技术培训及品质抽样检测等工作,加快优势农产品粮食作物新品种推广步伐。
(二)加强工程与农艺措施结合,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1.沃土工程。选择工作基础较好,技术路线成熟且具有示范性的区域先行启动。重点安排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及中产田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开展2 000万亩中产田质量建设,建设8个土肥监测区试创新中心和307个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初步构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网络体系。
2.优粮工程标准粮田项目。在13个主产省484个县(场)范围内,重点加大标准粮田项目储备和建设力度,计划建设70个标准粮田项目,中央投资约5亿元。
3.测土配方施肥。进一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范围和规模,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在粮食作物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补贴资金专项用于取土测土、田间试验、配方制定、仪器设备、数据库建立、地力评价和组织管理等补贴。
4.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继续实施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在南方粮食主产区重点示范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模式,开展墒沟埋草耕作培肥技术模式试点;在北方部分地区开展田间催腐剂堆肥技术模式试点。
(三)加强生物灾害防控,降低灾害损失
1.植保工程。重点建设国家、省级农业有害生物监控中心(分中心)以及全国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十一五”期间,使全国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平均每100万公顷达到10个。
2.优粮工程病虫害防控。进一步加强13个主产省区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同时扶持东北玉米螟、南方及西南扑食螨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
3.重大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全面开展蝗虫、水稻“两迁”害虫、小麦锈病、棉铃虫等重大病虫以及小麦1号病、苹果蠹蛾等重大植物疫情的监测工作,落实各项应急防治措施,建立重大植物疫情三大阻截带,确保将重大农作物病虫灾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4.加强农情调度和防灾减灾。加强灾情监测,坚持主汛期值班制度和重大灾情随时上报制度,及时收集、分析、反映灾情信息。根据灾情,适时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派出救灾工作组或专家指导组,积极协调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完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及时调剂调运救灾备荒种子,帮助指导各地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
(四)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生产装备水平。进一步稳定、完善、强化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力争2007年在重点补贴大中型拖拉机、耕作机械等6大类机具的基础上,将血吸虫病重点防治地区开展“以机代牛”工作所需的小型农机具,以及牧区打草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节水农业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适当提高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标准,将补贴规模扩大到12亿元。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争取新的投资渠道,强化粮田设施建设。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科学利用进出口和轮换吞吐,稳定粮食市场价格。进一步完善粮食重点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
五、2007年重点工作
(一)主攻优质高产
开展粮食优质高产普及化活动,重点联系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2006年受我部表彰的20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建设400个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水稻免耕抛秧、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以及机育插秧、小麦氮肥后移和精量半精量播种、玉米覆膜及增密、大豆垄三栽培和窄行密植等10项增产增效技术,力争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充分发挥超级稻生产技术增产作用。
(二)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
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运筹施肥比例,科学配置肥料资源,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到位率、覆盖率、贡献率。2007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农场)1 000个以上,免费为1亿以上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示范区面积达到5亿亩以上,其中施用配方肥2亿亩,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亩节本增效25元以上。
(三)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通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使项目区农民亩增施有机肥料数量800~1 000公斤,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率由目前的39%提高到44%,绿肥种植面积由去年的8 000万亩增加到9 000万亩。通过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培肥改良中产田耕地,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加强农田节水工作
通过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实施,强化农田节水设施建设,加快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节水高效农作制度,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2007年,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各设立1个万亩示范区,大力推广农田节水技术,使项目区亩增产粮食25公斤以上。
(五)加强生物灾害防控
突出抓好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和重要季节的防控工作,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蝗虫、小麦条锈病等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和重大植物疫情为防控重点,进一步加大重大农业生物灾害的监测力度,加强源头治理和阻截带建设。2007年要进一步加大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设力度,全面推广电视预报,提高测报准确率和预报入户率;大力发展多元化植保专业防治组织,实现重大生物灾害的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加强“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蝗虫的源头治理;同时,在东南沿海、东北沿边和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启动三条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防止小麦1号病、苹果蠹蛾等重大植物疫情的传入和扩散。
(六)促进粮食产业化
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粮食转化增值。
六、保障措施
(一)整合力量
继续坚持部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和部领导粮食生产联系点制度,整体、协调推进工作。明确各省区市的任务和责任,确保行动开展扎实有效。健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小宗粮豆和马铃薯专家指导组,发挥专家咨询、指导、培训的作用,使行动开展更加科学和规范。
(二)细化实化工作措施
制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工作月历”,每项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定期进行检查和通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建立绩效评估机制
组织专家研究制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体系、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考核验收与奖励办法。结合每年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和粮食生产大户表彰,将开展行动的绩效作为表彰的重要考核内容,对粮食优质高产先进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充分肯定并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七、责任分工
根据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实任务到司到事业单位,责任到处室到人。
(一)负责人
范小建副部长、薛亮总经济师总体负责本行动的组织实施。
(二)牵头单位
种植业管理司,责任人陈萌山,王守聪协助。负责牵头制定实施方案,协调并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组织开展绩效评价等。
(三)工作分工
1.主攻优质高产工作。责任人种植业管理司王守聪、农垦局李伟国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谢建华,具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种子处、行业发展处、财务司专项资金处、科技教育司推广处、农垦局农业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作物处、经济作物处等单位有关人员负责。
2.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责任人种植业管理司胡元坤、财务司王正谱、农机化司刘恒新、农垦局李伟国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栗铁申,具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司耕地肥料处、行业发展处、财务司专项资金处、农机化司科教处、农垦局农业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技术处等单位有关人员负责。
3.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工作。责任人种植业管理司胡元坤、发展计划司周应华、农机化司刘恒新、农垦局李伟国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栗铁申,具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司耕地肥料处、行业发展处、财务司专项资金处、发展计划司行业发展一处、农机化司科教处、农垦局农业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质量监测处等单位有关人员负责。
4.加强农田节水工作。责任人种植业管理司胡元坤、发展计划司周应华、财务司王正谱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栗铁申,具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司耕地肥料处、行业发展处、发展计划司发展计划处、财务司专项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等单位有关人员负责。
5.加强生物灾害防控工作。责任人种植业管理司王守聪、财务司王正谱、发展计划司周应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钟天润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杨永珍,具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行业发展处、发展计划司行业发展一处、财务司专项资金处、农机化司监管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处、病虫防治处、农药与药械处、植物检疫处、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监督处、生测室等单位有关人员负责。
附件2:
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发达的健康养殖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为尽快把畜牧水产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加快推进优势畜产品和水产品产业带建设,推行健康养殖方式,严格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畜牧水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有保障的现代养殖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奶牛单产水平增加200公斤,主产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明显改善;饲料产品合格率达到92%以上,4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实施禁牧、休牧和轮牧措施,草原植被逐步恢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2010年,基本完成全国县级以上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编制和公布工作,规划养殖水面滩涂养殖证发证率达到90%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达到1 000个以上,培育养殖渔业科技示范户10万户以上;主产区水产良种繁育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明显改善,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率逐年降低,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产品药残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优势畜产品和水产品产业带建设
加快产业带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畜产品和水产品优势产区。大中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畜禽种业、畜产品加工业和观赏、垂钓、旅游、餐饮等都市休闲渔业。东部沿海地区加强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发展外向型畜牧业,渔业优先发展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做大做强优势出口产业。中部地区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推进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发展淡水养殖产品精深加工。西部地区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东北和西北地区重点建设特色渔业、冷水性渔业和低耗生态型、节水型渔业。
(二)调整养殖模式
1.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畜禽养殖小区严格管理制度,规范饲养方式,实行统一的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和市场销售服务。
2.组织健康养殖模式示范。对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规模化改造,鼓励发展各类生态养殖,总结出3~5种行之有效的健康养殖模式。积极争取财政等部门支持,对健康养殖模式进行示范推广。
3.抓好实用技术推广。通过实施生猪、奶牛和水产等科技入户项目,加强以配种员、养殖户为重点的农民培训;重点推介对虾、罗非鱼等主导品种和水质调控、无公害养殖等主推技术,促进良种良法的普及和推广。
(三)发展畜牧水产专业合作组织
1.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运用畜牧水产养殖业支持项目鼓励畜牧水产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加强引导,促进养殖者自律机制的形成。
2.完善加工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扩大订单生产,提高合同履约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吸纳农户参股,促进农户稳定增收。
3.推进专业合作组织生产产品的品牌化。在对专业合作组织生产方式和健康养殖技术进行重点推广的基础上,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创立品牌,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生产环节监管
1.加强认证工作。制定完善养殖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加强养殖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2.实行标识管理。建立畜禽养殖档案,对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进行备案,完善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3.开展专项整治。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严格饲料市场准入,实施饲料质量监督检查,开展动物源性饲料例行监测,进行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添加物专项整治,公布监测结果,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大力推动安全环保型饲料添加剂的推广应用。加强水产苗种和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建立大中城市批发市场水产品准入制度。
4.加强检验检测。加强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中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氯霉素等禁用渔药残留量检测;加强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专项监测和防控工作。
(五)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在主产区建设一批畜禽原种场和基因库。完善并实施畜禽水产良种工程二期规划,加强原良种场改扩建和遗传育种中心建设,提升畜牧水产育种能力。培育畜禽种业集团,集中开展高效育种研究。继续实施奶牛良种补贴,提高奶牛单产水平。
(六)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措施,推动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草畜平衡等制度的落实,大力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推广舍饲半舍饲饲养技术。
(七)全面启动水产养殖业执法监督管理
根据渔业发展的需要及法律法规的授权,积极开展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水产养殖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水生动物防疫等水产养殖领域的监督管理,全面履行法定职能。
四、工作措施和重点项目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实施重点建设项目,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健康养殖行动。
(一)扩大畜禽养殖小区补贴规模
积极争取扩大畜禽养殖小区的资金补贴规模,加大对奶牛、肉牛和生猪主产省(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扶持力度,优先支持已组建或加入各类畜牧合作社的养殖小区发展。到2010年,共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配套的标准化养殖小区1 000个。
(二)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
增加奶业优势产业带高产奶牛的数量,稳步提高奶牛单产水平。项目补贴资金重点向奶业优势区域的黑龙江、内蒙古和河北等7省(区、市)倾斜;兼顾其他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使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覆盖到全国的22个省(区、市)。通过5年的补贴,累计改良奶牛1 700万头,受惠奶农累计达到500万户,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提高到4 500公斤。
(三)加快畜禽良种工程建设
按照稳定猪禽、提升奶业、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建成1个国家畜禽改良中心和一批分中心;建设300个畜禽原种场和扩繁场,鼓励5~7个年销售额过亿元企业建立畜禽种业集团;建立100个畜禽资源保护场和4个基因库;建成51个畜禽良种性能测定站(中心)。
(四)加强饲料安全监管
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到2010年,建设1个部级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评价批准25~30个安全优质高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监督抽查饲料行政许可产品1 200批次,依法吊销、注销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和产品。监测饲料产品6万批次,依法查处一批非法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五)强化退牧还草工程
在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的等重点地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十一五”期末,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建设7.5亿亩,补播改良2.25亿亩。
(六)加强水产良种工程建设
建设一批技术先进、设施良好的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原种场、良种场以及引种保种中心。根据水产良种工程二期规划建设一批水产遗传育种中心、水产原种场、水产良种场、区域性和省级水产引种保种中心。
(七)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
计划建设490个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设完善省级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中心、3个流域性水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五、2007年工作重点
(一)深入贯彻实施畜牧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继续深入开展畜牧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学习培训和普法宣传工作,指导制定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备案程序等地方配套规章。抓紧出台《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2个配套法规。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分别召开有关部委和各省参加的落实《意见》措施座谈会,印发我部贯彻《意见》的通知,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学习活动,举行农业部贯彻《意见》新闻发布会,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相关贯彻措施。
(二)推进优势区域布局建设
修订并继续实施《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和《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发展规划》,组织起草《生猪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支持畜产品、水产品优势区域建设和发展,提高优势区域的产业集中度。
(三)推进健康养殖
1.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利用畜禽养殖小区财政补贴资金,建设2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含国有农场养殖场)。选择5个省开展畜禽健康养殖模式调研,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完成畜牧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申报及审定工作。
2.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创建工作。组织各地再创建200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起草《乡村水产健康养殖小区示范工程规划》,并争取建设资金补助,扩大生态健康养殖等推广范围。
(四)强化良种繁育
1.畜禽良种繁育。建设70个良种繁育场、种质资源保护场和3~5个种公猪站。完成全国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工作。
2.水产良种繁育。加强原良种场改扩建和遗传育种中心建设,推进15~20个水产主导养殖种类改良,争取启动优质水产良种补贴项目。划定公布一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五)抓好奶牛品种改良
在22个省(市、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的183个项目县(含项目县内农场)实施奶牛良种补贴,计划改良346万头奶牛。补贴品种以荷斯坦奶牛为主,兼顾奶水牛、褐牛、牦牛等。
(六)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
在内蒙古、四川、云南、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8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实施,安排退牧还草1.5亿亩,补播4 500万亩,投入国债资金20多亿元。
(七)强化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测
1.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加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理一批不合格企业和产品;以养殖环节为重点,开展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添加物专项整治;以牛羊生产大省为重点,开展防范疯牛病的例行饲料监测。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和养殖户。在全国30个省抽查饲料生产经营企业8 000个,养殖场7 000个,依法取缔无证生产和违规生产经营企业。
2.水产品质量监测。在全国25个重点水产品养殖省(市)和22个大中城市开展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氯霉素等禁用药残留检测。选择13个沿海省(区、市)开展贝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进行禁用药物药代动力学实验,明确药残降解期限的科学依据。
(八)推进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证制度建设
进一步加强养殖证制度建设工作指导。重点扶持30个县完善养殖证制度,年底要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颁布、养殖证发证率达到70%以上。加强对持有养殖证渔民的健康养殖技术培训。根据《渔业法》的要求,起草养殖证管理办法。
(九)加强养殖业科技支撑
组织实施好畜禽健康养殖与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研究及示范、优质高效淡水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组织好行业科技项目的立项、申报及实施。重点抓好35个畜牧科技入户示范县项目实施。争取部省共建100个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其中部级示范县18个,带动82个县开展省级科技入户试点,共培育4万个示范户,辐射带动80万个示范户;核心示范区技术入户率达95%以上,示范户年均收入比前三年提高10%以上。
(十)强化水生动物防疫工作
建设和完善100个以上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研究起草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开展鲤春病毒病等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专项监测,启动斑点叉尾?t暴发性流行性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水产养殖中霍乱弧菌病原调查。开展草鱼免疫试点并研究起草疫苗补贴方案。组织开展渔业执业兽医试点工作,探索完善水生动物防疫体制机制。起草《渔用兽药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十一)全面启动水产养殖业执法监督管理
对养殖使用证、苗种生产许可证、养殖用药、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十二)开展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宣传
下发开展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的通知,组织各地做好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的落实工作;举办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高层论坛,百家龙头企业推进畜禽健康养殖倡议行动;邀请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制播“发展畜禽健康养殖业”专题片。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要建立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整合资源
将行政、科教、推广力量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草原监理中心、中国农科院畜牧所、中国畜牧业协会和中国渔政指挥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的作用,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广泛参与,发挥系统整体效应。
(三)广泛宣传
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畜牧水产养殖业健康养殖,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和典型经验,为实施健康养殖推进行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四)保障投入
各级畜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将现有各渠道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整合,集中力量推进健康养殖业。积极争取计划、财政部门的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七、责任分工
按照任务到司局、工作到处、责任到人的要求,明确分工和责任。
(一)负责人
张宝文副部长、范小建副部长负责本行动的组织实施。
(二)牵头单位
第一牵头单位为畜牧业司,责任人王智才;第二牵头单位为渔业局,责任人李健华。
(三)参加单位
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科技教育司、兽医局、农垦局、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全国畜牧总站、渔政指挥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
(四)工作分工
畜牧业司:综合处负责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各项工作的协调。行业处负责整个行动方案业务综合和申报、评审、实施及总结,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和标准的制定。畜牧处负责畜禽良种工程、奶牛良种补贴和养殖小区建设示范项目的具体实施,具体负责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各项工作的实施。饲料处负责开展饲料质量监测、瘦肉精专项整治、动物源性饲料监测行动。草原处负责退牧还草工程,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渔业局:养殖处负责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各项工作的协调,具体负责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证制度建设推进、水产养殖健康示范区创建、水产原良种保护和体系建设、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及养殖用药管理、水产养殖业执法监督工作。政法处负责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证制度法规建设。计划处负责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中基建和财务工作。科技处负责渔业科技入户活动及科研组织工作。市场处负责水产品药残监测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资源环保处负责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创建工作。渔政指挥中心指挥处负责水产养殖业执法及执法监督落实工作。
发展计划司:按照实施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的总体安排,负责组织编制重点建设项目规划、组织项目审批、争取年度投资,参与项目监督检查及验收总结。责任人李伟方,具体工作由行业发展二处负责。
财务司: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监督检查资金使用单位专款专用。责任人王正谱,专项处具体负责。
科技教育司:做好科技入户、行业科技、规模养殖场沼气池建设和奶牛配种员培训工作。责任人杨雄年,政策体系处负责。
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做好畜牧业标准化制定、标准化示范和相关认证工作,协助做好饲料和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工作,协助做好兽药、饲料等投入品打假活动。责任人徐肖君,质量标准处具体负责。
兽医局:指导做好动物防疫、兽药使用及残留控制等工作。责任人李长友,检疫监督处黄伟忠、药政处具体负责。
农垦局:做好农垦系统健康养殖推进行动工作。责任人为李伟国,农业处具体负责。
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参与畜牧业相关标准制定、畜禽良种和技术推广、宣传示范等工作。责任人何新天,牧业发展处具体负责。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做好水产养殖业急需技术的科研攻关和标准制定工作,协助开展水产品药残及贝类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责任人张合成,科研处、质标办具体负责。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参与养殖证制度建设,水产养殖健康示范区创建,水产原良种、水生动物防疫及养殖用药管理等工作。责任人魏宝振,检疫与病害防治处、苗种处、用药指导处、推广处具体负责。
附件3:
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促进行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依托,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强化加工、扩大出口,切实转变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确保棉花、油料、糖料、天然橡胶产业安全,充分发挥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在保障供给、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改善环境、发挥农业多功能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末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单产、质量、效益及供给能力。
(一)总量目标
棉花年产720万吨以上、自给率60%左右,油料3200万吨、自给率55%以上,糖料1.2亿吨、自给率80%,天然橡胶力争70万吨、境外开发能力达到50万吨、自给率27%,蔬菜6.5亿吨,水果1亿吨,茶叶110万吨,蚕茧90万吨。
(二)质量目标
四级以上优质棉85%,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双低油菜达到90%,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甘蔗含糖分达到15%,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水果优质果率达到60%,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名优茶比重达到35%,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园艺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稳定控制在95%以上。
(三)出口创汇目标
园艺产品年出口增速保持在10%以上,到2010年出口量达到1 800万吨,出口额120亿美元。其中蔬菜1 200万吨,75亿美元;鲜水果380万吨、果汁及罐头140万吨,38亿美元;茶叶35万吨,6亿美元;花卉1亿美元。
(四)产值及增收目标
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产值达到10 800亿元,比2006年增加1 900亿元,每年增475亿元。农民每年人均增收30元。
2007年具体目标:棉花8 300万亩、680万吨;油料2.2亿亩、2 800万吨;糖料2 600万亩、1.15亿吨;天然橡胶1 150万亩、55万吨;蔬菜3亿亩、6.42亿吨;水果1.5亿亩、9 500万吨;茶叶2 150万亩、105万吨;园艺产品出口量1 300万吨,创汇额超过90亿美元。
三、主要任务
(一)布局区域化
加大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力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势区域棉花面积比重稳定在98%以上;长江流域双低油菜比重达到90%以上;双高甘蔗优势区域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95%以上;天然橡胶向最适宜区集中;苹果优势产区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95%以上;柑桔优势带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70%以上;蔬菜优势区域比重达到55%以上;茶叶优势产区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
(二)品种优良化
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良种(苗木)覆盖率。棉花、双低油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双高甘蔗良种覆盖率由85%提高到95%;天然橡胶良种覆盖率由85%提高到90%;苹果、柑桔良种覆盖率由75%提高到85%以上,其中无病毒苗木覆盖率由25%提高到30%以上;香蕉良种、工厂化育苗覆盖率由85%提高到90%以上;无性系茶园覆盖率由40%提高到45%;蔬菜良种覆盖率由85%提高到95%以上,其中工厂化育苗覆盖率达到30%。
(三)生产标准化
制定高效经济作物及园艺产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和产品标准100个。依托220个无公害示范基地创建县,推行例行监测制度、动态管理制度、产品认证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辐射带动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建设棉花、油料、糖料、天然橡胶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30个。按照加工业的要求,提高棉花和蚕茧等工业原料的品质一致性,重点解决棉花“三丝”问题。
(四)加工系列化
大力发展园艺产品清洗、分级、打蜡、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蔬菜、水果的商品化处理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各提高5个百分点;改善贮运保鲜设施,逐步建立冷链系统,园艺产品的贮运保鲜能力由50%提高到60%以上;搞好果蔬汁(酱)、调味蔬菜、茶多酚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蔬菜(食用菌)、水果精深加工率分别达到20%和25%,各提高5个百分点;进一步搞好棉花、糖料、蚕茧、天然橡胶、剑麻等作物的综合利用,拓宽加工增值渠道。
(五)产品品牌化
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及GAP认证,根据中国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办法的要求,加大高效经济作物及园艺产品品牌建设。棉花、蚕茧、天然橡胶和剑麻等要依托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按品种、品牌组织生产。
(六)出口多元化
继续实施园艺产品出口促进行动,确定主打产品,建设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开拓目标市场。亚洲市场份额稳定在60%,欧美市场份额达到35%,提高5个百分点,积极开发非洲和大洋洲市场。根据主打产品和目标市场需求,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建设东南沿海出口带、沿欧亚大陆桥出口走廊和沿边出口基地。
四、工作措施和重点项目
本行动方案的实施,要在加强政府部门指导和引导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元筹措资金,依托重点项目,强化工作措施,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良种繁育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实施棉花、油料、糖料、天然橡胶基地建设项目;天然橡胶生产结合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利用国家有关投资支持在境外建立种植基地;加强经济作物品种改良中心、良种繁育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等建设,完善棉花、油料、糖料、园艺及天然橡胶等作物的良种(苗木)繁育体系,提高良种(苗木)繁育能力。
(二)加大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力度
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和推广一批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专用品种、安全生产加工及产后处理技术,并与国内现有技术集成,推动传统技术升级和产业进步。跨越计划重点对高效经济作物及园艺作物的专用新品种以及高效栽培技术组装集成和试验示范,推进优质化、良种化和产业化进程。科技入户工程重点在16个县建设1.6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32万个农户,加快先进实用技术进村入户。
(三)实施“百千万增收示范工程”
“十一五”期间,依托一村一品项目,选择100个县,建设1 000个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专业村(蔬菜400个、水果350个、花卉50个、食用菌50个、茶叶50个、
收藏

评论

面对面i

转发了

5小时

只是这样灬罢了

转发了

10天前

西施穿拖鞋

转发了

10天前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法律热点
阻碍军事行动罪的构成要件,阻碍军事行动罪的立案标准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条件包括哪些
2023强制冷静期离婚时是怎么规定的,2021年离婚法冷静期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离婚证一个月冷静期什么时候实施,办离婚一个月冷静期
关于担保纠纷的案例 一杯酒下肚,一时上头,可能在酒局上对方提什么事情就答应了,小李的爸爸就是这样,他给一朋友担保(担保人共三人,民间金融机构贷的款,30万),结果人跑了,跑前利用自己开的店做了很多家民间机构的贷款,一夜间跑了,只剩下他父母在老家(毫无家产),性质恶劣。债权方是私下里找小李家闹事,一直没起诉,原因一方面是高利贷,另一方面是他们自己当初的审查都有问题,那人当初找小李的妈担保(小李妈妈是老师),小李妈不同意,就找小李爸担保,当时小李妈妈因为小李爸爸没资格(非公务员或老师,名下亦无财产)担保就没管这事,结果小李爸爸把小李妈妈的一个盖有学校印章的空白纸给拿走了(之前小李妈妈生病住院,办手续时学校走了捷径,给小李妈妈盖了两张这样的纸),但那个机构打电话来学校咨询小李爸爸是不是该校老师时,学校明确的否认了,本来事情该到此为止,但没想到这个贷款竟然就放下来了,小李爸爸作为其中一个担保人。后来刚出事时,私下找小李家谈,谈不拢就闹事,(期间小李爸爸未出面),但一直没起诉,可能自知理亏吧。请问下面小李家该怎么办?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看看该如何解决。
相关合同范本
相关罪名库
贪污罪的概念_贪污罪的构成条件 概念: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概念_诈骗罪的构成条件 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情况或是隐瞒事实真相的方式 ,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方式。
非法采矿罪的概念_非法采矿罪的构成条件 概念:本罪指违反规定,未获得采矿许可证私自开采,进入到国家规划矿区、对有着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开采的,私自开采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经责令终止开采后拒不终止,导致矿产资源破坏的行为。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我国对矿...
妨碍公务罪的概念_妨碍公务罪的构成条件 概念:妨害公务罪,又称“阻碍执行公务罪”。指的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的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侵害的对象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是正在依法执...
非法采矿罪的法律内容_非法采矿罪的处罚 一、非法采矿罪在刑法中的规定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的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
相关咨询
农业部关于垂钓规定以及违反处罚 《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于2006年4月25日由农业部令第63号公布;根据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1年第4号公布的《农业部关于修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修订。该《规定》分总则、、农业行政处罚的管辖、农业行政处
2021年7月军人优抚条例征求意见稿什么时间实施? 抚恤优待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 第 413 号 现公布《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1年7月29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修改决定,修改稿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原问题
春雷行动是怎么报名的 央广网银川1月16日消息 1月15日,记者从宁夏人社厅获悉,宁夏将启动2017年全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暨“春潮行动”。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人员范围为全区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者,以及在宁稳定就业符合条件的各类从业人员。  重点是贫困家庭子
你好,根据2022年3月4日开始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工作的意见,无中生有形才是虚假诉讼。夸大金额是不是虚假诉讼?
中国的节能法规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1)商周时期:工商食官 (2)春秋战国:私商成为主体,出现许多成功的大商人,商品经济活跃的地区主要各诸侯国的都城。 (3)汉朝时期:丝织业发达,形成著名的对外交往的丝绸之路。 (4)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发展迅速,交通发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