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问题 平台审核 律师解答 采纳答案

你好第二次劳动合同到期公司说只能签固定期限合同

1名律师解答
2025-04-06 14:18
收藏
律师解答(1)
根据《中华人民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相关规定在同一企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以只要你在同一企业签定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不管几年,只要要求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时,企业必须无条件的答应签。附: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具体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原问题:《请问只要签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就能要求企业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吗?》
2022-11-02 08:23:49
采纳
相关咨询
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对劳动者的工作稳定性有更好的保障。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单位可以选择不续签合同,并且不需要任何理由,当然经济补偿金是要支付的。而用人单位想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必须要有合法的理由才可以,否则单位违法,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
二次固定期限合同期满,单位拒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第3次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在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前,劳动者无权要求用人单位改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3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属于违
跟公司9年了,期间每年都签劳动合同,是否可以改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
您好,请问已签署2次固定期限合同,到期时公司不再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在劳动者要求下,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的情况下,应支付双倍工资。如果你提出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求,并且保留了证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试试。 原问题:《前签过两次固定期限合同,之后没有签无固定期限合同,要求公司支付没有签
公司末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1、用人单位违法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双倍工资最多可以主张11个月;2、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法律热点
相关合同范本
相关罪名库
合同诈骗罪的类型 1、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行骗者为了便于实施诈骗的目的,专门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整个诈骗过程,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因此,合同诈骗案件最终追究刑...
合同诈骗犯罪常见作案手段 1、以假乱真“饰耳目”。犯罪分子以虚假的证明材料虚构不存在的单位,或伪造身份证明、冒用他人名义,在签订合同骗取钱财后就溜之大吉。2、招摇撞骗“唱空城”。罪犯虚构购销产品、发包工程、投资合作等名称骗签合同,在收到对方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一、刑法规定立案标准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2、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合同,应当理...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 合同诈骗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越来越严重...
精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