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如何认定,车辆肇事逃逸怎么处罚规定

首页 > 法律热点 > 文章
312次阅读 2024-06-30 17:27:45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如何认定

(1)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4)客观方面是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的如何认定,车辆肇事逃逸怎么处罚规定

(图片来源网络,联系侵删)

二、车辆肇事逃逸怎么处罚规定

1、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的如何认定,车辆肇事逃逸怎么处罚规定

(图片来源网络,联系侵删)

三、肇事逃逸会扣多少分

(1)因肇事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

(2)因肇事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6分。


上述就是询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如何认定以及车辆肇事逃逸怎么处罚规定的解答,有任何法律问题可以关注在线咨询~

收藏

评论

剩夏光年。

山村路上,运行中的车辆,后视镜轻微搽了下,本人后视镜只有轻微划痕,先停下觉得没事就走了,对方报警,后视镜卡座坏了,有划痕,警方判定我逃逸肇事罪,扣6分,罚1000元大家认为合理吗?

1小时

有钱难买我愿意。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扣12分

10天前

输不起的爱情

司机酒驾了才逃逸的

10天前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法律热点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合同范本
相关罪名库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其关键要查清行为人是否有主观罪过,是否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与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等。如果没有违法行为或者有违法行为但没有因果关系,如果事故纯属被害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过马路...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
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交通肇事罪的自首问题 根据《刑法》,罪犯本人主动地向司法机关投案;罪犯向其所在单位或其他相关负责人投案;罪犯被送去归案;只要归案后能够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经过,并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的,均应以自首论。道路交通法中规定了在事故发生后,司机的义务应当是立即停车、保护...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
相关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的标准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八种情形: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 不构成 原问题:《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造成人员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代码17054) 是否被判定肇事逃逸罪了。》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实践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视为交通事故逃逸。以下行为被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1、明知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交警出具事故认定证据避重就轻包庇逃逸犯罪制作冤案 2008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五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第七十条在道
剐蹭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特别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要承担更为严厉的法律后果。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状态,由于这种状态是由肇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所以产生了肇事人及时消除这种危险状态的法律义务。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义务,事实上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