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可以随时辞职吗

首页 > 法律热点 > 文章
2025-04-05 11:38:49 703次阅读

一、试用期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1、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的对应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这里的 “以上” 包含本数,“不满” 不包含本数。


例如,签订了一份为期 10 个月的劳动合同,那试用期最多只能是 1 个月;要是签订了一份 2 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最多 2 个月;而签订了 3 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最多 6 个月。


2、特殊情况说明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比如,你从一家公司离职后又重新入职,公司不能再和你约定试用期;如果公司和你签订了一份以完成某个项目为期限的合同,那就不能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二、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


1、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在试用期内,虽然辞职相对容易,但也不是可以随时一走了之的,还是需要提前 3 天通知用人单位。


2、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对劳动者来说,给予了一定的辞职自由,让他们有机会在试用期内发现工作不适合自己时可以及时更换工作;对用人单位来说,提前 3 天通知也给了他们一定的时间来安排后续工作,避免因员工突然离职而造成工作上的混乱 。


3、特殊情况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试用期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以上就是询律网小编整理的试用期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相关法律知识。如有法律上问题,可关注咨询~

收藏

评论

心为辅助动

试用期合同写非要做满30天才能给试用期工资,要不然扣1500怎么办

1小时

不装不会死

一般都是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啦

1天前

天門︶║情缘宫

没有随时这种说法

半年前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法律热点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合同范本
相关罪名库
多次贪污未经处理如何累计数额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对于“未经处理”如何理解,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做法。对于“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理解,在正确区分了构成犯罪的贪污行为和不构成犯罪的贪污行为的基...
故意杀人罪的特别规定 一、安乐死关于“安乐死”定性问题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
故意杀人罪的法条规定 故意杀人罪在法律中怎么规定的1.刑法条文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
贪污罪的概念_贪污罪的构成条件 概念: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概念_诈骗罪的构成条件 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情况或是隐瞒事实真相的方式 ,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方式。
相关咨询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询律网

客服电话:400-600-7222 建议拨打时间 周一到周五 9:00-18:00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转载网络上的公开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将他删除。

现在整个网络流量生态,网站访问占比极低,本站访问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没关闭只是基于情怀。

有一些不良律师或不要脸的企业,在不告知我们的情况下,非法采证,恶意起诉,我们将奉陪到底。再一次声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权申诉均会在不超过两个工作日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