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问题 平台审核 律师解答 采纳答案

火灾赔偿官司火灾赔偿官司的相关

2名律师解答
2025-04-15 09:01
收藏
律师解答(2)
1、火灾事故认定书中起火原因含糊不清。  火灾事故发生后,通常由消防部门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目前消防部门的认定书套用统一的格式文本,对起火原因的描述多采用排除法,缺乏对起火直接原因的认定和倾向性意见,给法院查明事实带来困难。如一认定书载明起火原因为“排除电气故障、遗留火种、外来火种引起火灾的可能,未发现放火引发火灾的证据,无法排除物品自燃引发火灾的可能”,原告据此认为火灾系被告管理不善而引发,被告则认为火灾系原告的货物自燃引起。  2、火灾事故责任认定部门缺位。  与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事故责任作出直接认定不同,消防部门的火灾事故认定书主要描述起火地点、受损物资、人员伤亡情况等,但不明确认定事故责任主体,亦不划分事故责任比例,导致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法院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调查判定火灾事故的责任归属和比例。  3、火灾事故鉴定程序启动难。  实践中,双方当事人通常会对火灾成因、火灾损失金额等存有争议,并向法院申请司法鉴定。但由于目前缺乏相关法律规定和独立的鉴定机构,司法鉴定程序往往难以启动,导致当事人的权利较难获得救济。 原问题:《关于火灾财产赔偿纠纷的法律问题》
2023-02-16 09:03:14
采纳
你好,可以具体进一步沟通18710744294
2023-02-16 09:02:52
采纳
1.火灾发生的责任:根据立法规定,造成火灾的责任应由发源处的责任方承担。如果调查发现责任方受灾后违反立法规定,所产生的损失将可能被要求责任方承担。
2.灾害程度:受火灾影响的程度,一般决定了求赔方受到的补偿金额。因而,对于火灾案件,双方必须结合损失告知书、具体伤害情况等因素,协商后达成补偿金额。
3.保险责任:在有些情况下,保险公司可能会承担责任,并向受害体支付赔偿金额。此时,受灾方可以向保险公司求偿,也可以向发源处的责任方求偿,根据有关伤害赔偿法律规定,对双方都可以施加制裁。
2023-02-16 09:02:55
采纳
相关咨询
消防火灾纠纷官司 1、火灾事故认定书中起火原因含糊不清。  火灾事故发生后,通常由消防部门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目前消防部门的认定书套用统一的格式文本,对起火原因的描述多采用排除法,缺乏对起火直接原因的认定和倾向性意见,给法院查明事实带来困难。如一认定书载明起
火灾受损赔偿纠纷 1、火灾事故认定书中起火原因含糊不清。  火灾事故发生后,通常由消防部门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目前消防部门的认定书套用统一的格式文本,对起火原因的描述多采用排除法,缺乏对起火直接原因的认定和倾向性意见,给法院查明事实带来困难。如一认定书载明起
火灾事故涉及的民事赔偿 原问题:《火灾事故赔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火灾起诉赔偿金额6000元 1、火灾事故认定书中起火原因含糊不清。  火灾事故发生后,通常由消防部门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目前消防部门的认定书套用统一的格式文本,对起火原因的描述多采用排除法,缺乏对起火直接原因的认定和倾向性意见,给法院查明事实带来困难。如一认定书载明起
房子被火灾烧毁,怎么起诉赔偿 以消防部门出具的火灾责任认定书为依据,要求其赔偿本方的实际损失,本方就实际造成了多少财产损失的事实,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双方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法律热点
相关合同范本
相关罪名库
故意杀人罪的赔偿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只是原则性规定,具体案情是更重要的。关于赔偿问题,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职务侵占罪的相关法条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挪用公款罪的罪数问题及相关知识 一、罪数问题(1)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但用户只是提出并要求借用公款的,不认定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使用者有诈骗故意时,不影响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2)因挪用公款...
挪用资金罪的相关法律_挪用资金罪的量刑标准 一、挪用资金罪的相关法律《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
贪污罪的概念_贪污罪的构成条件 概念: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精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