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问题 平台审核 律师解答 采纳答案

公租房拆迁财产分割问题

1名律师解答
2025-04-06 11:37
收藏
律师解答(1)
一、 公租房拆迁补偿款谁有权分割?公租房在面临拆迁时,会涉及到对拆迁补偿款的分割,关于拆迁补偿款,涉及到谁有权分割问题,公租的拆迁补偿款如何分割呢?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 哪些人有权分割拆迁补偿款?1、户口限制:在被拆迁居住房屋处有住处的常住户口,已实际居住一年以上,并且无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2、因结婚而在被拆迁公有住房内居住的具有住处的常住户口,至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因结婚而在被拆迁公有住房内居住的,即便居住未满一年,也视为同住人。但其在该处取得拆迁补偿款后,一般无权再主张其他公租房拆迁补偿款的份额。3、因结婚而在被拆迁公有住房内居住满五年的无住处的常住户口,至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因结婚而在被拆迁公有住房内居住满五年有权分割。(二)哪些人无权分得拆迁补偿款?1、将本来享有的他处公有住房权利予以处分,居住在被拆公有居住房屋的。将原来的公租房权利处分,比如将安置房出售或未将补偿款购房,因为已享受过公租房权利,因此无权再次享受。2、获得单位购房补贴款后已有能力购房而不购房,仍居住在被拆公有居住房屋的共同居住人。3、已在他处公有房屋拆迁中取得货币补偿款。二、公租房的拆迁补偿款怎么分割,同时公租房的拆迁补偿款如何分配呢?关于公租房的拆迁补偿款的分配主要遵循一人一份、均等分割的原则分割。在这个问题上,承租人在下列特殊情况,可以享有拆迁补偿多些:(一)可以酌情多分配的:1、承租人或同住人属于年老体弱,缺乏经济来来源,且按均分所得的补偿款,无法见得房屋保证其正常生活的。2、承租人或同住人在取得公租房承租权时额外支付过较多款项的。3、对公租房内居住的未成年人实际承担监护义务的。(二)有两处以上公租房承租人的,其对各处被拆迁公租房的补偿款均有权主张分割。公租房的拆迁补偿款涉及到许多问题,包括户口的限制、不同地区的相关政策等。如果您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咨询相关律师,律师根据您所处的实际情况,帮助您处理拆迁补偿款遇到的相关问题。 原问题:《公租房拆迁后如何分配以及相关问题》
2022-10-28 19:35:18
采纳
相关咨询
公租房拆迁补偿标准 公租房拆迁补偿款确定  (一)可以酌情多分配的:  1、承租人或同住人属于年老体弱,缺乏经济来来源,且按均分所得的补偿款,无法见得房屋保证其正常生活的。  2、承租人或同住人在取得公租房承租权时额外支付过较多款项的。  3、对公租房内居住的
公租房拆迁补偿款如何分配 一、 公租房拆迁补偿款谁有权分割?公租房在面临拆迁时,会涉及到对拆迁补偿款的分割,关于拆迁补偿款,涉及到谁有权分割问题,公租的拆迁补偿款如何分割呢?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 哪些人有权分割拆迁补偿款?1、户口限制:在被拆迁居住房屋处有住
公租房房屋拆迁纠纷 什么地方哦,我们这里的拆迁政策可是要好多了。第一,公租房按私有产权房的90%补偿。第二,被拆迁人若为无房户且面积小于43平方的一律享受最低43平方米的安置房,即在43平方米范围内多出原居住面积的免费得到。第三,在其他地方有商品房的仍可以得到
因拆迁有财产分割问题 本房屋拆迁补偿金等财产,根据拆迁前户籍上巳登记的人员,应按血缘关系亲疏进行分割,即你父母为第一利益人,你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为第二利益人,根据这种关系来进行财产分配,所以只给你租房费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符合伦理常情的。如果你不能获得应有的权益,可
单位自管公租房拆迁变更确权? 职工当然不能接受。单位之前提供的公租房应该属于单位福利房的一种,换句话说,有这种福利的单位可以提供,无条件的单位完全可以不提供,法律上没有强制要求。货币补偿给受拆迁的公租房职工肯定是单位自定的补偿标准,作为单位福利来看,没办法强制要求。但目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法律热点
相关合同范本
相关罪名库
强奸罪的常见问题 一、如何判断违背妇女意志?违背妇女意志一般要以妇女反抗为根据。反抗的内容包括呼救、语言拒绝、求情、指责等。身体战斗不能作为反抗的唯一标准。现行刑法对反抗的内容和程度采取放宽态度,比如在特殊情况下,妇女不敢反抗(如行为人携带凶器实施暴力、胁迫...
妨碍公务罪的常见问题 (一)常见类型1、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具体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全国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责的活动,都是...
重婚罪的常见问题 一、重婚罪与通奸及同居行为的界限通奸是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发生的婚外性行为,是应受舆论谴责的不道德行为,不构成重婚罪。同居是2001年婚姻法修订后旧婚姻法中非法同居的新定义,不存在非法同居。同居指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在未办结婚登记又不符合结婚实...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争议问题 一、概念不清刑法并末明确规定了如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因此,刑法本身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什么样的行为涉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刑法本身并没有解决。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法院援引1998年7月国务院第247...
交通肇事罪的自首问题 根据《刑法》,罪犯本人主动地向司法机关投案;罪犯向其所在单位或其他相关负责人投案;罪犯被送去归案;只要归案后能够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经过,并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的,均应以自首论。道路交通法中规定了在事故发生后,司机的义务应当是立即停车、保护...
精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