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问题 平台审核 律师解答 采纳答案

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这些商品包含哪些?

0名律师解答
2025-04-08 10:14
收藏
律师解答(0)
一、办公费:反映学校购买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等支出。二、印刷费:反映学校的印刷费支出。三、手续费:反映学校支付的各类手续费支出。四、水费:反映学校支付的水费、污水处理费等支出。五、电费:反映单位的电费支出。六、邮电费:反映学校开动的信函、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寄费及电话费、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七、物业管理费:反映学校开支的办公用房、职工及离职人员宿舍等应由学校承担的物业管理费,包括综合治理、绿化、卫生等方面的支出。八、交通费:反映学校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九、差旅费:反映学校工作人员出差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人员调动旅费补助等。十、出国费:反映学校工作人员出国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等支出。十一、维修(护)费:反映学校日常开动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修理和维护费用,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费用,以及按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十二、租赁费:反映租赁办公用房、宿舍、专用通讯网以及其他设备等方面的费用。十三、会议费:反映会议中按规定开动的房租费、伙食补助费以及文件资料的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等。十四、培训费:反映各类培训支出。按标准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也在本科目中反映。十五、专用材料费:反映学校为完成其业务活动但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专用材料、一般教学设备支出,如教学实验所需材料、药品试剂、动物、低值易耗品、工具等购置费用。十六、设备购置费:反映用于购置并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的支出。十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反映上述科目未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扩展资料:公用经费按单位编制内实有在职人数核定, 对超编人员财政不供给任何公用经费。 各单位要根据财政部门的核算定额, 结合本单位工作任务和收支计划的安排,做到增收节支,量财办事。 财政部门对各单位公用经费一律实行“包死定额, 超支不补, 结余留用”办法。在经营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公用经费为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之和。(公用经费=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学校公用经费是教育事业费中用于保证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公共开支部分。在中国,包括:(1)公务费: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公用取暖费、行政人员差旅费、毕业生派遣费、车船保养维修和燃料费、会议费、养路费、行政设备维修费、炊事管理和维修费、宣传费、校园绿化费、清洁卫生费等;(2)设备购置费:一般设备费、教学设备费和科研设备费、图书购置费等;(3)修缮费:公用房屋等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公房租金、不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4)业务费:教学所需的消耗性开支,含医疗卫生材料,实验用工具、器皿等低值易耗品、试剂、材料,专业资料讲义及实习等费用;(5)其他费用:外籍专家费、差额补助费或未能包括的其他费用等。有开支定额的,按定额标准编列预算并掌握开支;无开支定额的,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结合历年开支情况,本着节约原则,编列预算并掌握开支。教育事业费中的公用经费部分,是学校行政和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提高公用经费在总经费中的比重,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 原问题:《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哪些?》
2022-12-22 05:20:06
采纳
相关咨询
网售其它公司网络禁销商品,怎么取证 商标侵权诉讼的取证方法 1、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公司调查取证。由于商标权案件专业性较强,由权利人自行取证,对取证的方向和范围把握的十分准确会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说来,专业的调查取证要比当事人调查取证更为方便、有效,收集证据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精确
出售伪造商品码的商品是做什么处罚 《刑法》第214条规定1、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
商品房顶层公共区域被占用,属于什么纠纷? 1、依据物权法相关规定,楼顶部分属于建筑物的共有部分,对于共有部分的处理,需要经过该建筑物3分之2以上业主或全部业主的同意,未经过上述3分之2以上业主或全部业主的同意,就占用公共部分,属于私自占用小区的共有部分。属于违反《物业管理条例》相关
商品房纠纷 商品房 常见的商品房买卖纠纷:(1)逾期不能正常交付型。房地产开发企业逾期不能正常交付是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比较常见的类型,通常有两类情况,一是因开发商资金不足或预售不成功,预售人违法将预售款转向投入其它项目或其它行业造成的逾期交房,二是施工或配套
合同纠纷 网络诈骗 假冒伪劣侵权商品 (一)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和所有权制度;客观方面法律直接规定了五种情况:⑴ 以虚假的单位或者冒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法律热点
相关合同范本
相关罪名库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准确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在于坚持犯罪行为主体的不特定性和危害金融秩序的具体性的统一。虽然...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立案标准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否立案侦查,取决于是否涉嫌以下三种情形之一:一是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二是从...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构成要件 一、违法的构成要件(法益侵犯性)1、行为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单位指各类非法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基金会、互助会、储金会、资金服务部、股金服务部、结算中心、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争议问题 一、概念不清刑法并末明确规定了如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因此,刑法本身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什么样的行为涉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刑法本身并没有解决。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法院援引1998年7月国务院第247...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构成特征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金融交易主体之间形成复杂的金融关系,金融关系的有机整体就是金融秩序。金融关系包括:金融交易关系,金融管理关系,金融机构的内部关系,金融管理关系是指国家金融主...
精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