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问题 平台审核 律师解答 采纳答案

房屋问题。原先和太原市一家公司签了拆迁协议,一直没给回迁房,后来才知道,应该给我们的回迁房给了别人,问一下是举报合适?还是诉讼合适?律师费怎么收取?

0名律师解答
2025-04-19 13:34
收藏
律师解答(0)
按照《物权法》的规定我国对房屋不动产是以登记确权,也就是说在法律关系上这房屋还是原房屋登记人的。你的房屋买卖合同8年来由于没有过户就属于没有履行,或者说无法履行的房屋买卖合同属无效合同。虽然房产证在你们手里,他是可以到房产登记部门办理挂失补办房产证的。你们现在是实际居在这房屋中吗?如果住在里面,这属存在产权纠纷的房屋,你们可以将原买卖合同的复印件提交给拆迁实施部门,提前申明产权有纠纷,拆迁部门也不会就和他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因为签了协议你们也不会搬出这房子,到时会组织调解。即使当时签订的合同属无效,但不妨碍有效条款和履行,你出了钱买房这是事实,8年来的钱升值空间也不小,再加上买了这房后你不会再买其它房子,你的损失也很大。以上我是从法理上讲你的购房合同可能会无效,但《物权法》是在2007年10月1日才实施,你们合同在此法之前,老百姓认为签了协议就合法的人数也不在少数,不懂房产要以登记确权,从现实生活中也有过法院判房屋买卖合同有效的,判的理由是卖家房屋卖出后卖方一直对卖房没有异议,早已过了两年的追溯期,这合同是生效了。没有过户是双方的责任,判令房屋立即过户,保护买房人合法权益。这个判决也不错的,你8年后再说这房子不卖了是看到拆迁有好处了你想侵害别人的权益,如果不是拆迁你就是卖掉了,这种做法情理和法理都是难容的。, 原问题:《房屋产权问题》
2022-11-19 05:07:11
采纳
相关咨询
房屋拆迁问题方案不合适 肯定是搞关系啊。。。钉子户是白痴才会去做的。我们是在中国,宪法写的很清楚,土地是归国家所有,我们只有使用权,而宪法又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余法律都要服从宪法,所以你说什么物权法那些都是屁,你去当钉子户等于是对抗国家,后果咱们就不说了。。。。所以
你好拆迁给多少一平方合适 不论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上房屋的征收补偿,都有明确规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
回迁房房号转让给别人了,政府没按约定交房,给的过渡费归谁啊 回迁房若能办理过户手续的话和普通房一样、满五年可减免营业税~卖方是否唯一住房?你是否首次购房?评估价、面积等情况,买卖双方各自缴纳如下:1、测绘费1.36元/平方,买方;2、评估费0.5%(评估额,允许浮动),买方;  3、契税评估额初次1
关于回迁房屋有啥规定? 所谓回迁房就是被拆迁人通过产权置换后得到的房子,可以上市交易。但要到房产证下来以后。否则是无法过户的。回迁房同其他正规商品房是一样的,没有区别。也不用缴纳土地出让金,费用也一样。 原问题:《关于购买回迁房的各项法律规定。》
你好,我是高密密水街道谈上村的村民,我们哪里要拆迁给我们的价格不合适,应该给多少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旧房补偿和人口补偿标准选定认购新民居政策依据:严格按照《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和《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选定认购新民居。严禁父(母)子(女)或爷(奶)孙(孙女)之间人为自行分户,多世同堂如为单子(女)相传也是一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法律热点
相关合同范本
相关罪名库
聚众斗殴罪的附带诉讼 民事诉讼:(一)聚众斗殴没有造成重伤或死亡后果的,聚众斗殴的参加者,均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产生伤害他人以及自己被他人的行为伤害的后果,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二)参加聚众斗殴受重伤或者死亡的,受重伤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和死亡行为人...
强奸罪的常见问题 一、如何判断违背妇女意志?违背妇女意志一般要以妇女反抗为根据。反抗的内容包括呼救、语言拒绝、求情、指责等。身体战斗不能作为反抗的唯一标准。现行刑法对反抗的内容和程度采取放宽态度,比如在特殊情况下,妇女不敢反抗(如行为人携带凶器实施暴力、胁迫...
妨碍公务罪的常见问题 (一)常见类型1、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具体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全国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责的活动,都是...
重婚罪的常见问题 一、重婚罪与通奸及同居行为的界限通奸是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发生的婚外性行为,是应受舆论谴责的不道德行为,不构成重婚罪。同居是2001年婚姻法修订后旧婚姻法中非法同居的新定义,不存在非法同居。同居指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在未办结婚登记又不符合结婚实...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争议问题 一、概念不清刑法并末明确规定了如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因此,刑法本身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什么样的行为涉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刑法本身并没有解决。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法院援引1998年7月国务院第247...
精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