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问题 平台审核 律师解答 采纳答案

买卖车牌号,属于违法行为,我知道后停止交易,对方不退定金,属于什么行为?侵占?

1名律师解答
2025-04-16 09:35
收藏
律师解答(1)
可以收集证据起诉对方,返还定金
2021-12-17 09:53:20
采纳
如果有实质性证据,例如录音、录像或其他文字信息,可以要求对方退款;如果对方不退,可以按诈骗处理。法律分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区别诈骗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在认定诈骗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以高息为诱饵借钱不还就属于诈骗。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无法按时还款的情况,行为人虽然主观有过错,但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故不能以本罪认定。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法取得借款的行为,才构成诈骗罪。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原问题:《交了定金和首付款发现开发商销售中有欺骗行为能退吗?》
2022-11-20 10:12:18
采纳
相关咨询
拖欠赌资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捡到东西拒不归还是违法行为民法上属于不当得利行为,拾得人有返还的义务:《民通》第79条,拾得物应当归还失主,拾得人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刑法上属侵占罪:《刑法》270条,处2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对方了款不给货也不退款属于什么行为 收定金一方违约不退定金是违法的。法律分析定金所起到的担保作用并不是单方面的约束交定金一方,对于收定金一方也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如果交定金一方违约,收定金一方肯定不需要退定金,同理,收定金一方违约的,也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定金随着合同的存在
异地经营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异地经营指企业注册经营和实际经营地址不一致。异地经营从工商和税务的角度上不利于监督管理,容易出现公司违法行为。要到当地工商部门备案,或成立分支机构,否则属于违法经营。 是属于合法的。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对企业在住所外设点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
顺风车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顺风车也就是说你没有付车费,因此不属于交易,属于好意施惠行为,是应该鼓励的。但是如果付车费,不管付多少都属于非法营运,是违法行为。追问:滴滴顺风车呢?如果我是车主 原问题:《请问顺风车属于非法营运吗?》
微信里聊什么属于违规违法行为 绝对违规我的一个朋友是新手才开始卖宝贝一个月着急店铺的浏览次数比较少所以她在旺旺上发了广告说实话 原来真不知道这是属于违规行为因为她也收到别人发的广告觉得是一个好的宣传途径才试着也那么做可是 今天再登陆的时候就提示违规 不能再登陆了所以 忽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法律热点
相关合同范本
相关罪名库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 达到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范围内确定量刑起点。
职务侵占罪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12.25法发[1995]23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1月14日发布,2013年1月18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1980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九批)的决定》,该司法解释已经被废止,处于失效状态)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概念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快速发展,财产流转日益频繁。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利用职务侵占公共财产的现象日益突出。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2016年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80次会议、2016年3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0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
职务侵占罪的相关法条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精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