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问题
平台审核
律师解答
采纳答案
和公司签约两年合同,试用期期间本人想辞职,需要提前多久告知公司?
有
1
名律师解答
2025-05-13 12:03
收藏
律师解答(1)
智能法律助手
在试用期间, 除劳动者有违法违纪行为和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还有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以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经济性裁员不能裁试用期的人, 劳动者在试用期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 在签合同以后,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原问题:《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和签合同以后辞职各需要提前几天》
2022-10-29 14:27:56
采纳
相关咨询
我在试用期期间,公司没有给我签订劳动合同,我想辞职,需要提前3天吗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你是需要提前三天写辞职书的。《劳动合同法》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原问题:《我去上班,现在还在试用期,没有签任何
公司辞退需要提前多久告知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三日通知。如果不是试用期也应该是提前30天通知员工。 原问题:《辞退员工提前多久通知》
试用期间被辞退的,得提前多久通知员工呢?
《劳动合同法》是没有规定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几天通知员工本人只规定员工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
试用期公司单方解除合同,需要提前通知吗?
用人单位无过错,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试用期提前三天辞职,需要领导批过吗
试用期,劳动者需解除劳动合同的,可提前三日以书面形式书面告知用人单位,到期后劳动合同即解除,无需公司批准。但需要注意保存已递交的证据,可采取邮寄的方式递交。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
相关法律条文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申请挂牌期间公司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的通知
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
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告[2013]26号――《两网公司及退市公司股票转让委托协议书》参考文本和《两网公司及退市公司股票转让风险揭示书》参考文本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做好挂牌公司、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披露及其他信息披露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_全文
相关法律热点
试用期离职提前几天提出申请_试用期辞职几天可以走
一份工作都是会有一个试用期,也是新公司对于聘用者的一个考核,但是工作都是双向选择的事情,工作者也是在考量公司,如果不适合也可以选择离开公司,那如果要走需要提前多久申请呢?
试用期辞职方式,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签订劳动合同期间可以辞职吗
上期我们了解了试用期不能随意辞退员工,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试用期员工待得不满意可以向员工提交辞职信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试用期是否缴纳社保
试用期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
相关合同范本
XX市XX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员工签约合同
新员工试用期合同
公司借款合同
公司订单合同
公司劳动合同
相关罪名库
合同诈骗罪的类型
1、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行骗者为了便于实施诈骗的目的,专门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整个诈骗过程,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因此,合同诈骗案件最终追究刑...
合同诈骗犯罪常见作案手段
1、以假乱真“饰耳目”。犯罪分子以虚假的证明材料虚构不存在的单位,或伪造身份证明、冒用他人名义,在签订合同骗取钱财后就溜之大吉。2、招摇撞骗“唱空城”。罪犯虚构购销产品、发包工程、投资合作等名称骗签合同,在收到对方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一、刑法规定立案标准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2、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合同,应当理...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
合同诈骗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越来越严重...
精品问答